心血管笔记病因诊断,从细致体检做起
今天我值班,大约15:40,从急诊科转来一位46岁的男性患者。患者以“突发胸闷气急2小时”入院,2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急,无胸痛及放射痛,无咳嗽、咳痰,无咯血及发热,无头痛及晕厥,由其家人急送到我院急诊科。血气分析提示PammHg,给予查D-二聚体、电解质均正常,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查体:血压/7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口唇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率96次/分,律齐,心音减低,未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患者既往有吸烟史20年,20支/天,2年前曾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PCI术(于左前降支置入1枚支架)后好转,在心内科门诊1定期随访。急诊科接诊医生考虑左心功能不全导致胸闷气急,遂给予利尿、扩冠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仍诉胸闷,后经我科医生会诊后转人心内科。
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无“支气管哮喘”病史,且查体时未及肺部哮鸣音,故不支持。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查D-二聚体正常,且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病程中无胸痛、咯血等症状,故暂不考虑“肺栓塞”。患者是中年男性,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此次以胸闷气急为首发症状入院,应该考虑心肌梗死后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这样的解释似乎合理。于是,我接诊患者时便按照“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处理,同时,给予面罩吸氧,心电监护。10分钟后患者再次诉胸闷气急,复查血气分析示Pa0:44mrnHg,立即请麻醉科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呼吸困难症状逐渐缓解,麻醉科医师说:“在插管时发现患者气道狭窄,颈部有肿块。”我立即再次查患者颈部,的确触及颈部包块,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活动度差。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请外科医师会诊,经外科取颈部包块病理标本送检,结果提示“甲状腺癌”。原来是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黏膜,突入管腔,从而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后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
(1)这是一个值得吸取教训的病例。在接诊处理患者期间,我仅仅将胸闷气急的病因锁定在器质性心脏疾病上,使得在诊断上“左心功能不全”先人为主,错误的诊断导致了错误的治疗。
(2)病因诊断不清,没有进行仔细的查体。患者人院时病情较危重,可以暂时采取重点查体,但在采取及时的抢救措施后,便忽视了全面细致的全身体格检查,也就忽略了颈部包块这一重要体征,麻醉医师的提醒才让我发现诊断的线索。另外,在诊疗过程中,常规的利尿、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效果欠佳后,却没有反思自己先前的诊第断是否正确。所以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总结,时刻警醒自己。
(3)专科思维局限,思路狭窄,导致分析不够全面。通过本病例,我意识到专科医,生的思路相对局限,在接诊患者时常常只想到本专业的疾病,我们应该养成先排除其入他系统疾病,再考虑本专业疾病的思维习惯。遇到呼吸困难的患者,不一定都是心肺馨疾病,也要想到炎症、肿瘤等的可能,在考虑常见病的同时,也要重视少见病。应该培一养细致查体的好习惯,这样鉴别诊断才有依据。
确立病因诊断,才能有的放矢,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体格檢查是每位临床医师的基本功,每一次查体应更细致。
赞赏,是一种态度~
掌上心血管专家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