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点论文分析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因素研
本文刊载于《科学观察》年第1卷第4期P50—P51。如果您喜欢,欢迎订购我刊。?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观察》编辑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DavidW.Sharp《柳叶刀》特约编辑
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因素研究
当一种疾病的危险因素被确定时,区分哪些因素具有实践意义,哪些因素更具学术意义是很重要的。尽管我们亲属的病史有可能提高我们对疾病的筛选速度,但我们仍然会受到年龄和家族史等因素的困扰。INTERHEART项目的研究人员真正感兴趣的是“具有可修正性的危险因素”(#8),它可以是个体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也可以是专业医疗协助,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如对高血压的处理,就可以通过避免食物中的盐分摄入并结合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
在INTERHEART研究中,全世界有大概四分之一的国家齐心协力提供了大约例心肌梗塞的病例和例对照。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和血样检测方法获得信息,随后这些信息被送至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顿的McMaster大学进行核对及分析。该报告重点研究了9个变量。其中4个是有关生活方式的(吸烟、酒精摄入、体育锻炼及饮食中的果蔬);其他5个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腹部肥胖、社会心理因素和脂质水平。这9个因素总共占急性心肌梗塞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attributablerisk,PAR)的90.4%。生活方式的选择占PAR的54.6%。那么就没有家族史的因素吗?研究证明,家族史的确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占PAR的10%-12%,与糖尿病和未摄入充足的水果和蔬菜这两个因素相当。然而,很难将“家族史”从整体的PAR中区分出来,因为“家族史”这一因素所负担的风险都出现在其它风险因素之中。例如,一个与某种遗传性脂质紊乱有关联的家族史的个体,其风险因素将至少部分地表现为他或她自身的脂质水平。
如果仅仅将INTERHEART研究结果作为假设验证的话,就会忽略这一研究背后的真正原因。McMaster人群健康研究所的主任,SalimYusuf教授告诉ScienceWatch记者,他对种族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兴趣大约开始于15年前。具有南亚血统但在北美或英国居住的人群心脏病发病率出人意料的高,而在抽烟非常流行的日本,发病率较低。同样还存在这样的观点:“尽管没有很多的引证,但许多领衔科学家都认为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只能解释50%的心脏病风险。”除了已经提到的90.4%的PAR,INTERHEART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在世界不同地区其结果具有一致性。虽然上述9个因素的PAR在中欧或东欧下滑至仅为72.5%,但在世界其它9个地区,PAR的变化范围很小,为89.4%-98.7%。Yusuf曾预想危险因素中应存在较大的种族差异,“因此这些结果真正令我们惊讶。”
虽然Yusuf指出,为这样一项修正所有INTERHEART危险因素(不仅仅是酒精)的随机试验提供资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还是为ScienceWatch的读者概述了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由于受到心脏疾病的研究结果(#8)的提示,此项工作旨在研究确定风险因素之外更深层的因素。FAMILY研究项目是有关从出生开始进行的关于基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为期10年的前瞻性研究,此研究以在儿童中可检测出动脉粥样硬化为研究终点。INTERHEART2项目同样也集中在基因/环境问题,但其是通过对第一项研究中的患者家族和对照组展开研究。PURE(ProspectiveUrbanandRuralEpidemiology城市和农村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项目着眼于社会转变和和卫生政策的研究,希望招募人,而且到目前为止已经在15个国家中招募了名自愿者。并且,如果上述研究还不充分的话,McMaster研究组及其国际合作者现在已经开始着手INTERSTROKE项目的小规模试验研究,该研究在设计上与INTERHEART相似。
假如对论文影响力的检验指标是由其引起的其他研究项目的数量的话,那么,INTERHEART可以说是一面飘扬的旗帜。
翻译:接英审校:马建华
《科学观察》稿约主要内容用科学计量学方法研究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报道世界重大科学成就、重要科研规划以及重大科技项目等面向战略决策需求的信息;
用定量方法遴选前沿科学领域的重要方向,用数据展现各国的学术影响力;
依据科学家的经验诊断,对科学热点和重要领域展开讨论,发表述评。
主要栏目中国及世界科学发展态势、科学前沿及热点分析、专利分析、研究机构聚焦、领衔科学家、科学家访谈等。
编辑部联系方式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