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心脏彩超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肺动脉高压二维上可见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等表现,但是估测肺动脉的压力还是诊断它的准确方法,关于测量肺动脉压(收缩压),方法如下:《一》正常情况下肺动脉压力的估测:我们先弄清正常情况下如何估测肺动脉压。我们知道,在没有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或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右室收缩压,这是侯我们常规利用三尖瓣返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我们计算的公式是:RVSP=△P+SRAP(其中RVSP=右室收缩压;SRAP=收缩期右房压;△P=三尖瓣返流的最大压差)所以我们在测量出三尖瓣返流最大压差后,加上右心房收缩压即得出肺动脉收缩压。右心房的正常压力是5-7mmHg;当出现右房中度增大者为10mmHg;右房重度增大者为15mmHg。《二》当存在心室间分流时肺动脉压的估测:假如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分流,如VSD,这时候左右心室的压力阶差△P=LVSP-RVSP(LVSP:左室收缩压;RVSP:右室收缩压)如果左心室流出道无梗阻出现,这时左室收缩压可用肱动脉收缩压(BASP)代替,这样PASP=BASP-△P,其中左右室之间的压力阶差△P=4V2,V为连续多普勒测得的收缩期室水平左向右最大分流速度。举例说明:如果测得一个VSD患者的室水平左向右分流的最大峰速为5m/s,肱动脉收缩压为mmHg,则PASP=-4×25=20mmHg,即肺动脉收缩压为20mmHg。但是当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出现双向分流时,右室收缩压与左室收缩压几乎相等,甚至高于左室收缩压,应用分流速度间接估计肺动脉收缩压已无意义。

《三》存在大动脉水平分流如动脉导管未闭时

动脉导管两端的收缩压差△Ps=AOSP-PASP(AOSP:主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收缩压)。在无左室流出道狭窄时,AOSP与肱动脉收缩压(BASP)相近,可替代主动压力,这样肺动脉收缩压PASP=BASP-△Ps。应用简化的伯努力方程△Ps=4V2,即收缩期左向右最大分流速度计算动脉导管两端的收缩期压差。简单总结来说:1)正常时用三尖瓣反流压差法:肺动脉压=三尖瓣返流压差+右心房收缩压,前提是无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2)出现室水平分流时计算法:肺动脉收缩压=RV收缩压=肱动脉收缩期血压-室缺分流压差;3)出现大动脉水平分流计算法:肺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期血压-PDA分流压

经常听到临床医生反馈给我的意见就是怀疑我们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有时候病人的一些临床症状也不符合肺动脉高压的表现,可我们估测的确实超过了30mmHg。实际上肺高压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很多临床现象的解释要结合多方面的信息。大量的研究表明超声测量的肺动脉收缩压与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收缩压相关性良好,应该放心使用;尽管我们普遍接受正常人肺动脉收缩压在30mmHg以下,但是大多数人接受超声估计的肺动脉压力超过35-40mmHg才诊断肺高压。以后把界线定为35mmHg较妥。我觉得以后把正常的右房压力=5mmHg,就正好了,稍大的算做10mmHg,明显增大的算做15mmHg,这样就不那么矛盾了。

肺动脉高压诊断中,轻、中、重度大家的分级标准:

轻度肺动脉高压35-50mmHg

中度肺动脉高压51-75mmHg

重度肺动脉高压75mmHg

应该根据三尖瓣反流量来加吧,少量返流+5mmHg,中等量+10mmHg,大量返流+15mmHg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一组异质性疾病(heterogeneousdisorder),其异质性表现在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病理形态学)、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预防、以及临床意义等均不尽相同。肺动脉高压被分为五大类型,每一类型中又包括了若干亚型,充分说明了它的异质性。

临床上,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心、肺、或肺血管本身的疾病引起,其特征为肺血管床结构改变(即肺血管重塑)、继而功能改变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病情呈进行性恶化,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肺血流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极差。可累及各年龄段、各种族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肺动脉高压,尤其是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具有潜在致命性。因此,现代诊断策略中十分强调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如能在症状不明显的早期明确诊断肺动脉高压,明确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正确的干预治疗,可使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第一节肺动脉高压定义

正常环境下,静息肺动脉收缩压(PASP)为18~25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为12~16mmHg。

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发布新的肺动脉高压(PH)诊断和治疗指南,被国际心肺移植学会高度认可。该指南指出:确诊PH需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PH的血液动力学定义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PASP35mmHg(lmmHg=0.kpa)、和(或)MPAP25mmHg或者运动状态下MPAP30mmHg。对于PH,除了上述标准外,尚需满足以下条件:依据肺动脉楔压(PCWP)分为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PCWP≤15mmHg、肺血管阻力PVR﹥3Wood单位)和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PCWP15mmHg)。目前国际推荐超声心动图拟诊PH的标准为PASP≥40mmHg(相当于多普勒超声检查三尖瓣血液返流速度﹥3.2m/s)。对于临界PH的判定:当三尖瓣返流速度﹤2.8m/s或SPAP﹤36mmHg时,应结合其他超声心动图指标(如右心室肥厚、右心室扩大、肺动脉瓣返流速度增快等)判断是否存在PH。

严重程度分级:(1)根据静息状态下MPAP的水平分为:轻度(26-35mmHg)、中度(36-45mmHg)和重度(﹥45mmHg)。(2)根据PASP及心功能分级为:轻度(NYHAI级、40-55mmHg)、中度(NYHAII级、﹥55mmHg)、重度(NYHAIII级、肺动脉压力升高伴中度右室功能障碍、SvO2﹤60%)、和极重度(NYHAIV级、肺动脉压力升高伴重度右室功能障碍、Sv02﹤50%)。

第二节肺动脉高压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于年在意大利威尼斯(Venice)召开第三届肺动脉高压专题会议对肺动脉高压进行分类,年第四届肺动脉高压峰会制定的DanaPoint分类方法与年基本相似,该分类延续了Venice分类的原则和框架,融入了一些新的进展。以下列举年五大分类:

1.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其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2.静脉型肺动脉高压(左心系统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约占全部肺动脉高压的78%;

3.呼吸系统疾病和/或低氧血症所致肺动脉高压;

4.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5.其他原因不明和/或多种机制所致肺动脉高压。

第三节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心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不断发展,右心室结构、室壁运动、和心功能的评价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的







































白癜风症状及治疗
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5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