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神奇阿弥陀佛多次现身,将父亲接往极乐
前言:末学父亲(光舜居士)于年6月26日,蒙阿弥陀佛亲临接引,法身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过程殊胜。依当下自在师父开示和本人愿心,遂整理成文,以接引有缘深信佛法,坚固道心,同修佛道,同生极乐。也愿以此文挚心感念父亲养育大恩,愿父亲于西方净土,修持精进,莲品增上。文章篇幅所以较长,皆因考虑父亲福报圆满当是因缘相续,故前半部分纪略父亲一生主要功德。文稿从老父亲法身往生至今日,断断续续写了月余,今日完稿,刚好7月26日,也算一个小圆满。诸位有缘若觉文章琐长,也可先从后半部起阅之。
一、出身农家
末学老父亲年6月30日出生于广东一个小县城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末学爷爷奶奶都是普通农民,育有三男两女,父亲排行最小。爷爷年轻时迫于生计,曾下南洋到暹罗谋生,归乡后除了务农,也兼做点糖点之类的手艺小买卖。奶奶没有文化,但性格泼辣要强,精明能干,十八岁嫁给祖父后,一人含辛茹苦把五个子女拉扯成人,在乡里也博得好名声。末学大伯老实憨厚,胆小怕事;二伯果断刚毅有担当,是家中务农主要支柱,但解放前夕被胡琏抓壮丁去了台湾。据小时听奶奶讲,当时考虑到大伯太过老实,怕无法经历风雨,父亲又年纪尚轻,只有十五六岁,于是时年二十五岁的二伯主动担起壮丁重担,奶奶含泪送别,一去天涯两隔,直至四十多年以后才得以回乡探亲。父亲因排行最小,加之天资聪颖,十几岁就能代表宗族诵读祭文,最得祖母欢心和兄姐照顾。
二、桃李天下
父亲打小学习刻苦,建国后完成了高中学业,参加建国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顺利考入省内一所老牌师范学校,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统一招生的本科大学生。年,父亲师范毕业后,顺理成为一名神圣的中学人民教师,在讲台上一站三十八年,栽下桃李无数。老父执教数十年间,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成绩卓著,屡获殊荣。最为学生们称道的有两点,一是老父爱生如子,对所教学生无论贵贱优劣皆一视同仁,无私关爱。二是老父专业娴熟,讲课风趣,往往不看教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令人叫绝。
三、勤苦孝道
父亲二十八岁成家以后,四个姐姐和末学相继出生。兄弟分家以后,爷爷奶奶跟我们一家生活。62年大姐出生后,我们姐弟先后出生,这段时间刚好是文革时期,也是家中生活最为艰难的时期。父亲和母亲(村里民办小学教师)用微薄的工资支撑着七八口人的家庭,生活十分窘迫,在四姐出生四十天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只能忍痛把她送到别人家寄养(末学现在常常想,后来四姐忽然出家走进佛门的这一段因缘也许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那时候,家里除了父亲一人是居民户口,其他六七口人全都是农村户口,有一大片的责任田要耕种,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父亲一个人用瘦弱的身躯挑起家里的农活重担。一边在校教书育人,一边回家下地务农,照顾家庭,其辛苦可想而知,但是父亲任劳任怨,从不叫苦,也因此落下了一身的病根。‘
父亲一生勤俭节约,对爷爷和奶奶极尽孝道。爷爷在末学很小时候就去世,印象还不是特别深刻,许多尽孝的事情还是母亲和姐姐讲述。而父亲对奶奶的至孝则是记忆犹新,简单说两个事例:一个是即便在家里最艰难的时期,父亲也是坚持给奶奶买肉炖肉吃,后来奶奶牙齿掉落,牙口不方便,父亲每周放假回家必定要亲自剁肉给奶奶做碎肉汤;另外一个事情是奶奶脾胃不好,经常嗳气如雷,父亲便四处寻医问药,细心照料。以前奶奶经常半夜胃寒病发作,每每这个时候,即使寒冬腊月,父亲再困再累也会马上起床专门用柴草(困难时期家里都是用土灶烧饭)给奶奶烧上一小碗热粥缓解病苦。父亲的孝道,在末学村里是有口皆碑的,我们也打小看在眼里,种下孝道的种子。
四、为善乡里
父亲在宗族里头,是受人尊重的知识分子。文革前后,农村生活条件恶劣,尤其是没有文化和工作的宗亲,生活过得十分艰难,总是想方设法联系远在海外的华侨亲戚,寻求接济。父亲因为是宗族里难得的高级知识分子,加之文笔犀利,热心助人,自然成为沟通海外的首选桥梁。在末学印象中,直至八十年代末,我们全家迁到县城之前,宗族里所有需要与海外争取经济支援的大小事宜,诸如修建祠堂、铺设乡道、接济宗亲之类的善举,基本都是由老父亲执笔写信。也多亏老父亲文笔巧妙,言辞恳切,才总能博得海外侨胞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支持。如是功德,宗亲共仰。纵观老父亲平凡的一生,虽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老人家一辈子老实勤俭,刻苦耐劳,为善至孝,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一切都是父亲晚年福报的根源啊。
五、皈依佛门
父亲年轻时做为新中国第一批全国统一招生的本科大学生,一直接受的是最正统的马克思唯物主义教育,加之经历过文革“破四旧”运动的洗礼,在思想和行动上已经成为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据母亲讲述,那时候,父亲就连祭拜祖宗都是扭扭捏捏,经常要瞻前顾后,瞧瞧四下没人了,才匆匆跪拜一下,起来还没正经的老看着母亲笑。所幸末学奶奶一生敬奉佛菩萨,十分虔诚。后来母亲自然继承奶奶的衣钵,在学佛修佛的道路不断精进,年在本地一座千年古刹灵山寺皈依佛门,成为一名居士,法号光楚。在母亲的影响下,父亲在隔年也随着母亲皈依佛门,成为在家居士,法号光楚,一晃就是二十年。
六、增添福寿
父亲退休后,生活规律,注意保健,身体总体上一直挺硬朗,很少打针吃药。七十多岁时,还每天坚持早早起床,自个骑着自行车去做晨运,打太极、做体操。年5月份,父亲时年74岁,半夜突发胆石急症,疼痛难忍,医院急诊。这是末学生平第一次送老人家去住院,当时情况特别危急,但因为老人年纪大了,心脏长期早搏,我们最终不敢承担手术的风险,只能采取保守疗法。在医院连续不断检查、输液折腾了一个多星期之后,总算有惊无险,但是从此以后,感觉父亲元气大伤。后来才知道,那一次母亲带着姐姐们去邻乡观音阁朝拜菩萨,母亲和姐姐们拼命为父亲求添福寿,至孝的大姐前不久跟末学讲,她当时向佛菩萨祈祷,愿意减少自己的阳寿为父亲增添寿命!也是佛菩萨慈悲加持,又或是父亲福报未尽,老人最后顺利跨过了这道艰难的坎。也是很奇怪,父亲的胆结石很多,加上平常父亲食量很好,末学一直挺担心父亲的胆石症会反复发作。可是后来这十年间,父亲的胆石症才发作过一次,而且算不上严重,简单治疗就搞定了,的确匪夷所思。
七、晚年修持
年父亲从学校退休,隔年末学大学毕业上班,也算圆满完成新老交接。末学毕业后,离开家乡到一座海滨城市上班,几年后末学成家,父亲和母亲就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日常生活都由我们打理,父亲有了自己的空闲时间,总算开始享受清福了。然而父亲是个性格坚强的人,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尽管退休赋闲了,但每天“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按俗话说就是“人老心不老,人闲心不闲”。除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1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