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脏最脆弱,保护心脏从这几点入手,事
最近,大幅降温,面对这种天气,
比身体更害怕过冬的是心脏。
它在冬季最为脆弱,
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致命风险。
为了让心脏安全过冬,
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
“心脏过冬秘籍”。
…
健康新生活·从这里开始
心脏面临6大冬季危机
1负担增大,影响供血冬季气温降低,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影响供血,可引起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原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甚至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造成急性血管阻塞,引起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
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7%。
2胆固醇高,堵塞血管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硬化,没有动脉硬化就没有冠心病。胆固醇水平呈季节性变化,冬季胆固醇水平高,夏季相对低。
冬季人们室外活动减少,宅在家里很容易摄入更多高脂肪食物,引起肥胖。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胆固醇和血压的变化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
3感染高发,诱发心梗呼吸道感染在冬季高发,导致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冠心病事件。
4凝血增强,容易血栓冬季血管收缩、血流缓慢,促血栓物质活性增强,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小板活化,血栓更容易形成。
5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冬季天气寒冷,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老人更为明显。血压的波动往往呈现冬季血管收缩血压高、夏季血管舒张血压低的特点。冬季更需注意预防高血压。
6雾霾缺氧,心率加快PM2.5会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雾霾天气压较低,空气中的氧浓度也低,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室外活动很容易缺氧。
空气中PM2.5等污染物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炎症反应,并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进而诱发心脏病发作。
著名的中医心血管病专家陈一江,曾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授,他在天冷的时候是如何保养心脏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睡前40分钟心脏按摩操
用拇指“推走”心脏病
根据自己从医经验,小编推荐一套“自我心脏保健按摩操”。这套操共4节,每天睡前或起床时做一遍,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第一节
右手全掌按摩左前胸区。要求手掌贴着胸部皮肤,不要隔衣物。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15分钟。
第二节
用右手大拇指按左胸的屋医穴(锁骨中线与第四根肋骨交叉的地方)、渊腋穴(腋窝中线与第二根肋骨交叉点)、辄筋穴(渊腋穴往前1寸的地方。这个寸不是一尺一寸的寸,而是每人自己食指第二关节的长度,医学上叫做“同身寸”),3个穴位各按5分钟。
第三节
左右手交替按内关穴,两筋中间的位置,两只手各按5分钟。若是心率失常者,要按得久一些。
第四节
站起来,两手虎口叉腰,大拇指刚好对着背后两条突出的肌肉上面(肾腧穴),用大拇指做圆周运动,每次5~10分钟,会有酸麻胀,甚至慢慢会发热。
心跳慢、血压低的人,可以做得久一点。比别人多穿一件背心,注意保暖很重要。
“中医认为,在五行里面,心是属火的,最怕冷,受寒后,就没有动力来推动血液运行,从而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保暖方法是——比别人多穿一件背心。降温天气,别让您的心脏“着了凉”!心脏按摩操,每天睡前做一做,保护好我们的小心脏!
小编整理不易,转发就是打赏!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本文由[益生康健]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原文-点击左下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