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国超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知道这

近些年,关于心脏性猝死的(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相关新闻屡见报道,每年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在所有猝死的人中,70%的人因为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而心搏骤停通常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所以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最为关键的抢救措施。

心脏猝死的四个时期

心脏性猝死分为四个时期,即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与生物学死亡。

1

最容易被忽视的前驱期

虽然没有明显的征兆,但一些蛛丝马迹仍然在提醒你。

超过50%心脏骤停前数天到1月前会发出预警信号。最为常见的是胸痛、呼吸急促、头晕、晕厥或心悸。有些还会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咽喉紧缩疼痛等不典型症状。

2

必须警惕的终末事件期

心血管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前的时间,通常在1小时内。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心悸、低血压、呼吸困难和头晕。

3

凶险的心脏骤停

急骤发生,心脏失去有效机械收缩,丧失泵血功能。

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抽搐、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大小便失禁。

医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及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呼叫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4

无法挽回的生物学死亡

心脏骤停发生后4到6分钟内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心脏骤停后未获得及时心肺复苏抢救或心肺复苏失败,经数分钟到数周过渡到生物学死亡。

心脏骤停如何进行急救

越快越好

研究发现,倒地1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活的概率为90%;2分钟内为60%;超过10分钟几乎为零。

心脏骤停后急救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如果能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的几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把握“黄金4分钟”

专家指出,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

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4分钟,随后脑部等重要脏器就会因缺氧而发生坏死。

心脏骤停大于4~6分钟,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心脏骤停大于10分钟将脑死亡。

当家人出现呼吸或心跳中止症状时,应在10分钟内进行如下抢救:

拨打“”或“”紧急呼救。

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尽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带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时造成危险。

做有效的心脏按压。

具体方法

1.两手手掌重叠,手指抬起,放在患者的心前区(胸骨下1/3部位偏左侧),垂直往下按压。

2.按压幅度为3~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次。

3.同步采用人工呼吸,每30次心脏按压辅以两次人工呼吸。

如何预防猝死

坚持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不要在早上,特别是冬季。早晨是心血管疾病发作最多的时间,50%以上的猝死都和心血管疾病有关。锻炼的时间最好在下午5点前后或者晚饭后的2~3小时,不过也不能过度锻炼,适当锻炼就行。

不要过度疲劳

工作固然重要,但活着是前提。很多猝死的例子都是过度劳累所致,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舒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检查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做到预防第一,普通的心电图检查都可以发现潜在的引起猝死的危险信号。

注意饮食

多吃植物纤维多的蔬菜和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量;控制甜食;含盐分多的食物、腌制食物、煎炸食物要少吃;不要吃得特别饱,以防肥胖;不适宜快速喝很多冰凉饮料,以免发生冠脉痉挛。

不要精神过度紧张

因为精神紧张会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出现心律失常。如果是老人,情绪激动很容易引起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等,非常危险。

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Cardiol》年3月15日在线版的数据,目前中国的现场复苏实施率仅仅为4.5%,也就是说如果我国有个心搏骤停患者,仅仅有不到5个人能接受现场复苏。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认识猝死尤其是心脏性猝死的严重性,加强学习以救命为主的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让幸运不再是少数。

来源:生命时报

新媒体编辑:多米

原创投稿邮箱:ljshianban

.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白癫疯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13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