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医专家告诉你,收好这张饮食结构图,远离

1月27日,《贵阳晚报》“专家坐诊”又迎来了一位专家——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屏。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血管疾病本来是老年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这种疾病,你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啊,我才不会告诉你是李医生告诉我的呢!

除了刚才说的啊,李医生还告诉小黔黔,要从六个方面着手预防心血管疾病,她还给了小黔黔一个饮食结构图呢,恩,以后小黔黔就照这个吃了。

话不多说,先介绍下李屏医生吧。

专家简介

李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硕士。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贵州省分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康复医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擅长于冠心病与心律失常的药物及介入治疗,撰写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并参与完成多项省级及厅级科研项目。

“专家坐诊”视频在这里↓↓↓↓如果你不方便看视频,继续向下翻吧,小黔黔亲自整理的文字,不用谢,小黔黔就是这么贴心(*^__^*)

贵阳晚报“专家坐诊”健康热线每周开通一次,具体时间将事先预告。欢迎按时拨打热线,与专家交流健康问题。若当天未能打进热线,也可以编辑#健康#+您的问题发给小黔黔,小黔黔一定帮你问到哦~下面来看看视频里专家到底说了啥吧~

专家推荐饮食结构

发病后如何急救

李屏解释说,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时,当患者剧烈胸痛且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不能缓解,应嘱患者保持安静,尽快打急救电话,医院。一旦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现有的再灌注治疗措施可以迅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住院病死率,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心脏功能。

一般来说,发病时间越短,再灌注治疗的效果越好,发病12小时以后则丧失再灌注治疗的机会,因为梗死心肌已经发生了完全的、不可逆的坏死。此外,患者家属还应学习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以防不测。

预防疾病从六方面入手

第一,在饮食上,要定时定量,不要过饱过饥,暴饮暴食,要种类齐全,比例合适,尽量做到膳食平衡。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缩短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第二,冠心病患者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质量才能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临睡前不宜吃东西,喝浓茶、咖啡及抽烟,这些都是易引起血管收缩、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过重,引起发病的不利因素。

第三,保持情绪愉快,不要紧张。防止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大喜、大怒、悲伤和精神抑郁),维持规律的生活起居,注意保暖。

第四,忌烟少酒,因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促进钙、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

第五,许多急性心梗的发生与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过猛有关。因此,应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平时还要多运动,促使热量消耗,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发生,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根据自己的耐受力选择快走、慢跑、太极拳等。

第六,坚持服用药物、定期专科门诊随诊,尤其高血压患者,在冬季更应该注意监测血压(因冬季血压往往较夏季偏高),必要时请医生协助调整药物剂量。

读者提问

一、遵医嘱用药切忌自行判断

市民:我患高血脂、高血压多年,近来还出现胸闷手麻,这是心血管病造成的吗?像我这种病症,平日生活里要注意哪些方面?

嘉宾李屏:出现胸闷手麻的原因有很多,医院神经科检查。此外,无论是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在平日生活中都要注意饮食,高血压患者应少吃盐,高血脂患者应保持饮食的清淡,少吃碳水化合物、甜食。同时两种病症的患者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用药,不可自行断药。

二、高血压患者冬季应避免晨练

市民:我母亲患有高血压,平日很重视运动。冬季锻炼时,她应注意哪些方面?

嘉宾李屏: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重视吃药,注意适度运动及健康饮食也是很重要的。高血压患者不适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容易导致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各类心血管疾病。普通市民若想在冬季晨练,也建议在太阳升起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三、心血管病人泡温泉10分钟即可

市民:我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子女说泡温泉可以舒经活血,想带我去试试。像我这种情况,适不适合泡温泉?

嘉宾李屏:泡温泉可改善大脑皮层和心血管功能,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但对患有心脏病、心肌梗死、高血压、低血压以及曾经患有此类病的人来说,因为本身心脏及心血管功能较差,容易导致心脏负荷增大、心跳过快、耗氧量提高,进而引发危险。因此,无论是泡温泉还是泡脚都要避免时间过长,一般情况下10多分钟即可,水温略高于人体体温,在40℃左右较为恰当。

四、杏仁生姜不可替代药物

市民:我患有心血管疾病,听说吃杏仁、生姜对这种疾病有好处,请问这种说法对吗?

嘉宾李屏:生姜中含有能够抑制体内血栓素的合成的成分,而杏仁,根据国外的研究,可维持个体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脏病发病风险,建议每天食用量为50克。但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生姜、还是杏仁,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应当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吃药,千万不能食补代替药物治疗。

五、吃药出现耳聪不一定是药物副作用

市民:我今年75岁,曾因为急性心梗做过支架手术,另外,还有高血压。我一直坚持吃药,但是近段时间来,我发现自己开始出现两耳失聪的情况。请问这是不是因为药物副作用所导致?

嘉宾李屏:出现两耳失聪,并不一定就是药物副作用所导致,当中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因素有可能和耳部的血管动脉硬化导致供血不足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可做一个“电测听”,从而确认双耳究竟是为何出现失聪,再因病下药。

六、更换药物个人有不同建议选择长效药

市民:我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吃北京0号降压药近10年,近段时间发现这种药物有副作用,导致我尿酸高、通风,所以就想换药了,然后我听人推荐改用卡托普利和利血平两种降压药,但是一个月来我发现疗效不如从前,请为我推荐一些效果较好的降压药。

嘉宾李屏:北京0号是一种复方制剂,的确有导致尿酸变高的副作用。在现在的医学上,降压不只是单纯的降压,还要保护心、肾、脑等器官,目前北京0号在临床上已经很少用来降压。而市民改用的利血平临床上同样不主张使用;卡托普利对于一些轻度高血压可以考虑使用,但卡托普利是一种短效药,其血药浓度不好,因此只要不是经济的原因,还是建议使用长效的降压药物。

目前降压药物包括五大类:ACER、ARB、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但是由于患者个体情况不同,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个体化的用药。

本贴为贵阳晚报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微友阅读和分享。谢绝同城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d/11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