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论坛

蛔虫寄生虫病在儿童中是很常见的,从人吃进虫卵到长成成虫大概要60-70天,虫卵在小肠里用2小时孵出幼虫,幼虫变成虫的线路是:钻进肠壁-小血管-门静脉-跟着血液循环到肝脏-心脏-4-5天后在肺内蜕皮2次-微血管-肺泡-气管-咽部-胃-小肠,最后成虫在小肠定居。

似蚓蛔线虫,成虫长约20~30cm,似蚯蚓。体形向头尾两端逐渐变细,尾部钝圆锥形。虫体呈乳脂色或淡红色,两侧缘有明显的白色侧线。

但是蛔虫病不仅影响孩子的食欲、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而且一旦不及时去除,它们大量繁殖在肠道骚动,会诱发蛔虫肠梗阻。因而宝妈一旦发现宝宝有一下症状,一定得重视,及时带他就医,检查粪便里有没有虫卵即可确诊,对症下药。

  1.经常喊肚子痛,痛感集中在肚脐周边部位,揉按后能缓解。

  2.白天容易激动紧张,晚上睡眠质量差,有容易惊醒、磨牙以及流口水等症状。

  3.长虫斑——脸上、脖颈的皮肤的淡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有细小的灰白色鳞屑。

  4.眼白上有蓝色不明物质,多呈圆形或三角形、半月形斑点。

  5.没有明显的原因,皮肤上反复出现“风疙瘩”。

6.偏食,而且爱吃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泥巴、纸张、布头、墙灰、橡皮等。

  7.食量特别大而且容易饿,喜欢吃零食,但是吃再多也胖不起来。当然不排除部分宝宝是活动量太大才多吃不胖的,妈妈观察要仔细,别胡乱给孩子吃药。

简: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人从外界直接感染。

大:产卵量大,24万个/(条·天)。

强:虫卵抵抗力强。

广:传播途径广泛。如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造成土壤等广泛污染;鸡、犬等的携带会扩大虫卵散播;个人不良卫生饮食习惯可增加人受感染的机率。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食糜为营养来源,雌虫产出受精卵或未受精卵,虫卵随粪便排至外界。

粪便中的受精卵在潮湿、氧气充足和温度适宜的外界环境中,约经两周,卵细胞在卵内发育为类杆状幼虫。

再经一周,卵内幼虫第一次蜕皮,成为第二期幼虫,虫卵即具有感染性。

感染期虫卵被正常宿主吞食,进入小肠,小肠的环境具有促使卵中幼虫孵化的条件。感染期虫卵孵化出幼虫,幼虫会侵入肠壁小静脉,循门静脉系统到达肝,经右心到肺,穿过肺泡上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幼虫也可侵入肠壁淋巴管,经胸导管入静脉而达肺部。在肺内,幼虫进行第二次及第三次蜕皮(约在感染后第10天),成为第四期幼虫。

幼虫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部,被吞咽入食管,经胃到小肠。在小肠,幼虫进行第四次蜕皮(约在感染后21~29天),转为童虫。

再经数周,发育为成虫。

幼虫在人体内的发育自人体感染到雌虫开始产卵约需60~75天。而蛔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是一年左右。

致病

幼虫致病

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时,因其在肺内停留并蜕皮,所以对肺部损害最为明显。

临床表现主要为肺部症状伴全身反应,患者出现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发绀,黏液痰或血痰,体温上升。

重症感染时,幼虫可以通过肺毛细血管、左心,进入体循环,侵入一些器官或组织,如淋巴结、甲状腺、胸腺、脾脏、脑、脊髓等处,引起相应的异位病变;也可到达肾脏,经尿排出;或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成虫致病

蛔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成虫期,其主要危害是机械性损伤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营养不良

蛔虫病常可引起营养不良,尤其是在营养差或感染重的儿童容易出现。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间歇性脐周腹痛,主要是肠黏膜损伤所致的消化和吸收障碍。

变态反应

蛔虫代谢产物、分泌物等对人体而言是变应原,可引起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表现为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症状。

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蛔虫可进入与肠管相通的器官,如胆管。其侵入部位常在胆总管,较少在肝管,偶可见于胆囊。表现为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或下腹部放射,伴恶心、呕吐等。

蛔虫性肠梗阻:大量蛔虫堵塞肠管或蛔虫寄生部肠段的蠕动障碍。表现为剧烈腹痛,伴有呕吐、腹胀、肠蠕动波、腹泻或便秘等。

蛔虫性肠穿孔和阑尾炎:蛔虫可致病变或正常的肠壁发生穿孔,蛔虫侵入阑尾可引起阑尾炎。蛔虫进入腹腔可引起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

防治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不吃生菜或未清洗的蔬菜、瓜果

消灭苍蝇、蟑螂

加强粪便管理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控制传染源

驱虫药:阿苯达唑、苯并咪唑

群体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期后的秋冬季节

对感染率高的人群,在流行区应每隔半年至一年驱虫一次

温馨提示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诊疗依据,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赞赏

长按







































白癫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d/2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