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好的治疗穴位
告读者:由于读者来自全国各地,经常有朋友询问各种疾病的治疗,有从事中医理疗方面的朋友可以在平台留言联系方式或地址,以便于推荐当地朋友去您那里就医理疗。针灸,汤药,推拿正骨等各种类都可以。也可以推荐当地有经验的高明中医师,本 关于本病病机,东汉张仲景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清代医家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提出:“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杨牧祥认为,本病多因素体阳虚,感受寒邪,寒凝心脉;或阳气久虚,无力运血,心脉瘀阻;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聚湿生痰,闭阻心脉而致。本病的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密切关系,此外,感寒、饱食、过劳、情绪激动等常为本病诱因。病证多见本虚标实,虚者多心脾肝肾亏虚,尤以阳气亏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又以血瘀多见。临床虚实夹杂,致使病情缠绵难愈。
针对心阳亏虚,心脉痹阻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治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为主,自拟“甘桂饮”。方由炙甘草30克,桂枝1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丹参15克,瓜蒌15克,薤白10克组成,方中瓜蒌、薤白、桂枝温阳化气,振奋胸阳;炙甘草、太子参益气养心;麦冬、五味子滋阴复脉;丹参,活血通络,通痹止痛。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养心、通痹止痛之功效。
根据病情变化酌情加减。心脉痹阻,血瘀较甚,伴见胸部刺痛,夜间痛甚,舌质紫暗者,酌加当归15克,川芎15克,郁金10克,姜黄10克;心脉痹阻,心神失养,伴见心绪烦乱,失眠多梦者,酌加茯神15克,远志1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15克;心气亏虚,运血无力,心动失常,伴见脉动无序,心悸怔忡者,酌加生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心阳亏虚,阴寒较甚,伴见畏寒肢冷,感寒痛甚者,重用桂枝15克,酌加乌药10克,檀香6克(后下);痰浊壅滞,胸阳不展,伴见形体肥胖,胸闷如窒,痰多喘促者,酌加清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肝气郁结,气滞较甚,伴见胸部胀痛,痛引两胁,善太息者,酌加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肝郁日久,气郁化火,伴见口干口苦,急躁易怒者,酌加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丹皮10克;胸痹日久,心肾阴虚,伴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者,重用麦冬30克,酌加地骨皮15克,生地黄15克;阴虚阳亢,肝阳上扰,伴见头晕耳鸣,面部烘热,肢体麻木者,酌加天麻10克,钩藤15克(后下),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
大家都知道,治疗冠心病,张仲景的瓜蒌薤白半夏汤非常知名,但是我觉得,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活血化瘀风靡全国,以至现在泛滥成灾的时候,我们大家似乎觉得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也就不够了。
案例:
一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基本上是通过中药治疗的,没有用过西医方法,感觉不舒服了就吃治疗冠心病的这个成方,医院。
大夫到柳州以后,正好有一年春节没有回去,结果家里打电话,说患者心脏病犯的很重,可能与很长时间没吃这个方子有关。医院住院,住院以后把方子发过去,把中药吃上,该打的针让医生处理,结果三天以后就出院了,主管医生说:“这个老太太的心电图怎么变化这么快啊”?实际上他们不知道是吃了中药。
前医院住院,也是心脏病,叫大夫回去看,见到后,他说:“十二年前你给我开了个方子,我这冠心病十二年都没犯,现在犯了,我看还是要吃你的药。”
大夫把药开了后就到外地去了。结果他家里人说住院吃中药不方便,就没有吃。
第二个月,患者儿子又打电话了,说还是不行,心绞痛一天犯几次,医院让到西安去做支架,但是患者家属经过调查认为这个支架不能放,好多人放了后一两年又出现问题,又问大夫怎么办,大夫问说:“中药呢?”回答说:“没有吃,因为住院不方便。”大夫说:“可以代煎啊”。
结果马上开始吃中药,吃上药后三天就出院了。
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效果?事实上,不仅仅是瓜蒌薤白半夏汤,大夫是在瓜蒌薤白半夏汤基础上加生脉散、冠心二号,这三个方子合方的,但是还是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
认为冠心病尤其是难治的冠心病,病机复杂,不但有痰浊痹阻,心阳不振,更主要的是还有心的气阴两虚存在,所以合生脉散,党参、麦冬、五味子这三味药非常重要,还有冠心二号,赤芍、川芎、红花、降香、丹参。
瓜蒌薤白半夏汤: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主治:
痰盛瘀阻胸痹证。症见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短气,或痰多粘而白,舌质紫暗或有暗点,苔白或腻,脉迟
穴位:
1.内关穴:手掌朝上,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两寸,约两个半横指处。按内关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经常按揉内关可使瘀阻的血管疏通。
2.神门穴: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神门穴专治心病,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
3.中冲穴:位于双手中指指尖端中央,常用于疼痛、昏迷、痛经时的急救,有调节心率的作用,主治心绞痛、心肌炎等,可用拇指指甲按切。
4.天泉穴:腋下横纹两寸处。此穴专治由于心血瘀阻而致的胸闷、气短、胸痛。心跳加快,或胸闷时,可用手指用力按压天泉穴3~5秒,停1~2秒后再继续按压,连续按2~3分钟,对心跳过速、胸口疼痛、心悸不安效果非常好。
5.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按揉时不要点揉和强刺激它,要用掌跟仔细按揉。
6.曲泽穴:肘微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的内侧缘,常按此穴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作用。如出现心胸烦热、头晕脑涨,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按摩曲泽穴来进行调节。
在按压手法上,心率过慢的人手法宜快些,心率过速的人手法宜慢些。按摩频率一般为每分钟按压60~80次,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
告知:中医是慈善医学,是顺应天地生养之道的大学,是天人合一的大学。仁爱生养是天道,是物皆有灵。为符合生养之道,恳请诸位患者在治疗之时,心怀仁悯,以不伤生为基本,能用草药治疗就不要用动物药治疗,能用针灸治疗就不要用草药治疗,能用手法治疗就尽量不要用针灸治疗,能用祝由方治疗就不用手法治疗。顺应天地生养保全仁爱不杀,使天下无戾气而长生。愿天下人无病,愿医生皆闲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d/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