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的诊断特点和治疗误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是心肌供养和需氧之间不平衡所致缺氧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在实际工作中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临床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2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70岁老年男性冠心病的发病率约为15%,女性约为9%,80岁老年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同,约为20%。

老年冠心病诊断的特点有哪些?

1、“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当冠脉横截面积狭窄≥50%时,在某些诱因下引起心肌缺血,才称为冠心病;当冠脉狭窄≥70%时,才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因此,临床常以此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冠脉造影是有创性检查,必须先经过初诊,如64层冠脉CT加三维成像,根据CT结果有冠脉明确病变者,可进一步行冠脉造影。

2、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是:(1)胸痛部位广而多变,大部分在心前区或胸骨后,有时可反射到牙齿、左肩、左臂、咽喉和上腹部;(2)疼痛范围广,患者常以手掌来表示疼痛范围;(3)疼痛性质多变,多表现为胸闷、压榨性疼痛或胸骨后、咽喉部紧缩感或火辣辣感觉,疼痛发作时常迫使患者停止活动,有一种恐惧感或濒死感;(4)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分计,一般持续5-10分钟,很少超过20分钟,超过20分钟要考虑心肌梗死;(5)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完全,缓解时间多在5分钟内;(6)心绞痛常常在活动过程中发生,停止活动,休息几分钟后可缓解,因此称为劳力型心绞痛,常见于壮年期冠心病患者,可引起“过劳死”。

老年人由于活动少,感觉迟钝,以上症状可能不明显,可表现为胸闷、气短、疲劳、胸骨后火辣辣感觉、颌下疼痛、肩背部疼痛、胃痛、频繁咳嗽、呼吸困难,有时仅感觉心前区不适,易误诊为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和更年期综合症。

3、冠心病心电图特点有哪些?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患者症状发作时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还能够发现心律失常。不发作时多数无特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异常压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有明显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表现:①急性期有异常Q波、S-T段抬高。②亚急性期仅有异常Q波和T波倒置(梗死后数天至数星期)。③慢性或陈旧性期(3~6个月)仅有异常Q波。若S-T段抬高持续6个月以上,则有可能并发室壁瘤。若T波持久倒置,则称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冠脉缺血。

中老年患者尤其是无症状女性患者,12导联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可能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降低有关,也可能与交感神经介导的儿茶酚胺分泌异常有关,应慎重诊断冠心病。老年患者巨大T波倒置是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亦可见于脑血管意外患者,往往被误诊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无症状孤立性T波倒置可见于正常变异,不可轻易诊断为冠心病。老年患者因心房扩大、结间束、心房肌退行性变和纤维化,可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并非心肌缺血所致。老年患者出现束支/分支阻滞目前认为与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和纤维化有关,亦非心肌缺血所致。

老年冠心病治疗的误区有哪些?

1、盲目应用介入技术(PCI)。

PCI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治疗方法。其适应症有:(1)患者症状似是而非难以明确诊断的;(2)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梗死后心绞痛)经内科积极治疗仍不能控制病情,有发展为心肌梗死可能的。

当前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是,不管是否冠心病或病情是否需要,医师动不动就推荐患者做冠脉造影。还有一些患者发现某一支冠脉有临界病变(冠脉狭窄在50%-70%),不管患者是否有缺血的症状和缺血的客观证据,也不分析斑块是稳定性或不稳定性,有没有必要置入支架,统统都做支架植入。结果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因手术并发症导致部分无症状和斑块稳定的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滥用药物。

这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不管有无冠心病,都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或复方丹参片或通心络为之预防;这从理论上找不到循证医学证据,实际中也达不到目的。也有一些医师不管病情是否需要,一旦考虑冠心病或确诊为冠心病,先静滴复方中药注射液,为之减低血液粘稠度和扩张血管,给患者造成损失。

3、抗心绞痛药物应用不规范。

这种不规范常表现为:(1)口服复方中药片剂,而不给硝酸酯类药物;(2)静滴硝酸甘油(10微克/分钟)不根据病情递增药量或药量递增不够。导致疗效不满意。

4、调脂治疗不达标。

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足量达标的调脂治疗,其效果至少与经皮冠脉内球囊(PTCA)同样有效,并可预防或延迟PTCA,降低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率。因此,冠心病患者或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都应该进行积极的调脂治疗,当TC≥5.2mmol/L,LDL-C≥1.7mmol/L,就应该开始调脂治疗,当TC<4.8mmol/L,LDL-C<1.7mmol/L时为之达标。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不管有没有高脂血症都应该进行调脂治疗。因为,调脂治疗不仅可以稳定和减轻冠脉内的粥样斑块、减轻冠脉狭窄、改善冠脉血流,增加心肌供血,同时还可改善内皮功能。

上工工作室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d/44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