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心脏猝死的真正原因

引言

最近段时间,青壮年猝死的消息屡见报端,人们在震惊与惋惜之余,不禁思索:心脏猝死为何如此多发?猝死者为何均为青壮年男性?过劳难道是导致心脏猝死的直接原因吗?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增加心脏猝死的风险呢?

心脏猝死青壮年比例并不大

心脏猝死真的是年轻人多发吗?我国冠脉介入治疗知名专家、医院院长张大东表示:“心脏猝死目前仍以老年人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有数据显示,45岁之前青壮年的心脏猝死率较低,45岁以后开始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特别是55~64岁有明显上升,65岁以上的人群猝死发生率进一步增高。据统计,65岁以上心脏猝死率可达约人/10万,70岁以上则再翻倍。

猝死者越年轻越容易引起人们的震惊和警惕。加之对其频频报道,难免使人走入‘心脏猝死青壮年多发’这一误区。”

心脏猝死八成由冠心病引起

不论是36岁的IT男,还是28岁的夜班的哥,过度劳累都貌似是导致猝死的罪魁祸首。然而过度劳累真的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吗?其实并不尽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猝死者中约四分之三是心脏原因所致,而年轻人猝死多数由于重症心肌炎、遗传性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原因,中老年人则主要是冠心病,冠心病引起的猝死约占所有猝死的80%左右。

除心脏疾病外,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容易导致心脏猝死?对此,张大东院长表示:“除了吸食可卡因外,其他不良习惯对于猝死影响并不明显”。

说到饮酒,张大东院长表示:“不少人平时有酗酒的习惯,久而久之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尽管不良习惯并非猝死的直接因素,但其潜在的隐患同样不可小觑。张大东院长讲:“很多白领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除了吃饭和上厕所之外基本不动。这样容易在腿部血管上形成血栓,如果突然起来活动就可能造成血栓脱落,血栓游走到心脏,极易引发肺栓塞、猝死”。

心脏猝死性别侧重与疾病类型有关

近年来网上频频报道不明原因的猝死案例,且猝死者多为男性,难道心脏猝死是男性多发?张大东院长表示:“这要分类型,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有不同的性别侧重。比如冠心病导致的猝死男性多发,长QT综合征导致的猝死表现为女性多发。”

长QT综合征是由于心脏钾离子通道异常所致的疾病,容易导致突然意识丧失和猝死。它有3种类型,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猝死,在运动时,尤其是游泳时多发,第二种多发于受到声音刺激惊吓之后,如电话铃、闹钟等,第三种多表现为夜间猝死。

张大东院长同时介绍:“Brugada综合征导致的猝死在东南亚地区多发,其猝死人数已经超过了车祸,成为亚洲青壮年死亡的第一元凶。特别是Brugada综合征还具有性别选择,表现为男性多发,且有家族聚集性,猝死常常发生在夜间”。

一篇Brugada综合征“连环猝死”案件震惊世人:一家兄弟4人,有一天晚上老二在睡眠中猝死,3天后下葬那日当晚,老大又发生猝死,之后几个月内,老四和老三又相继因猝死去世,家里只剩下一个女孩了。兄妹5人的年龄均在20~45岁。Brugada综合征在发病前是没有任何征兆的。

普及“第一救命术”,与死神争分秒胜算大

张大东院长同时呼吁:“公众应该学一些急救常识和心肺复苏技术,关键时刻能救家人和朋友。”他同时举例说:“曾有一名27岁左右的女性白领上班时突发心跳骤停倒地,万幸医院之前为该单位所有员工进行过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办公室的同事立即为其做胸外按压,并联系。之后患者进入急诊,经过用药、除颤治疗,几天之后就步行出院了,各方面都恢复得非常好”。

在欧美地区,心肺复苏被列为中学的必修课。有统计表明:美国普及了心肺复苏,使得每年约有20万人能够挽回生命,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还需努力。张大东院长同时强调:“心脏骤停4~6分钟就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甚至脑死亡。若从心跳骤停发生开始就及时进行胸外按压,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且开始越早希望越大。抢救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就会降低10%”。所以,心肺复苏技术在我国也应该被普及,关键时刻,“第一救命术”决定生命能否挽回。

欢迎







































如何快速治疗白癜风
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d/9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